南京晓庄学院实践团深入江宁农业基地解码AI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19浏览次数:10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索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路径,近日,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数智筑基强农路,AI擘画振兴图”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新质生产力实践团走进南京市江宁区汤山翠谷农业科技园与满天星家庭农场,实地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创新应用,为探索乡村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收集一手资料。

在汤山翠谷农业科技园,园区技术负责人现场操作 “智小农” APP,展示其强大的智能监测功能。该系统依托物联网技术,能实时捕捉棚内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参数,还能精准掌握作物水肥吸收情况。与之配套的智能水肥一体机,可依据监测数据自动完成配肥、搅拌、滴灌等一系列作业,实现种植管理的精准化。在环境调控方面,园区的视联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智能联动风机、内保温等设备,从而快速应对环境变化,为作物生长营造绝佳条件。实践团调研发现,园区的智能化种植技术应用成效明显。番茄种植采用标准化定植模式,借助机械精准控制株距;草莓栽培运用立体种植技术,大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据园区统计,这些智能化技术让作物产量比传统种植模式提升 30% 以上,充分彰显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作用。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钟鑫表示:智能水肥系统的成本控制逻辑,让我对专业知识在农业场景的应用有了新认识。

来到满天星家庭农场,实践团看到了科技赋能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成果。虽然智能设备极大提升了作业效率,但农业生产依旧离不开专业农技人员的精细管理。满天星家庭农场技术员表示:智能系统提供数据参考,但具体决策还需要结合田间实际情况。这些既懂现代农业技术,又熟悉作物生长规律的新农人,正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通过此次实地考察,团队成员不仅了解到智能科技对传统农业的革新作用,更深刻认识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育的有机结合。此次实践是南京晓庄学院 “知行合一办学理念的生动实践,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既要不断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农业的创新应用,也要重视培育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未来,随着新质生产力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深入发展,科技与人文的协同发力,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为学生在田间地头深化专业认知、厚植家国情怀提供了生动课堂。

实践团在汤山翠谷农业科技园

同学们学习水肥一体机运用

 

撰稿:孙渲茹、王诗雅

一审:杨治菁

二审:马仕锦

三审:马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