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筑基强农路 AI 擘画振兴图——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新质生产力实践团深入宁扬通调研数字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5-07-19浏览次数:10

为探寻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路径,7月,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数智筑基强农路,AI擘画振兴图”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新质生产力实践团前往南京、南通、扬州等三市,深入走访艾津稻园、桠溪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等10余个农业标杆项目,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智慧农业领域,数字技术推动农业生产从经验种植向数据决策转变。扬州金宝农机引入北斗导航无人插秧机,年运营成本降低 40%160 马力拖拉机单日可完成 100 亩耕地作业,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汤山翠谷通过智享农 APP”实现温室环境远程调控,产量提升 20%。鑫逸水产的水下智能管家借助定时智能投喂系统,单棚节省 3 名人工,亩产稳定在 2000 斤以上。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

在数字文旅方面,各地积极探索“AI +”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品牌。艾津稻园创新推出数字粮票形式的认养经济,将传统农田转化为云端资产,其开发的四季农事课堂年接待量超200批次,数字化营销带动周边农家乐收入倍增,为乡村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此外,中山社区等基层治理单位陆续开通线上政务服务平台,为村民提供便捷服务,实现居家便能“一网通办”各类事务,这一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也给实践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调研活动,让实践团成员清晰地看到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从无人机巡田到智能投喂,从认养农业到数字村民,科技创新正在重塑传统农业农村发展模式,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实践团成员表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千年农耕文明与数字时代碰撞出的绚丽火花,让他们对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新质生产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他们未来投身相关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实践团在南通如东县鑫逸水产合影

实践团成员认真听各园区负责人讲解相关农业技术

实践团成员体验各园区农业活动


撰稿:王诗雅、王璟丽

一审:杨治菁

二审:马仕锦

三审:马传浩